武汉长安网

队伍 建设

-2021-

04/28

02:42

编辑:本站

从“捕鱼”到“护渔” “渔三代”老刘的幸福生活“三重奏”

4月的梁子湖畔绿意盎然。湖边上传来一阵渔歌声:梁子湖来水淙淙,水边有对渔笠翁,笠翁教我来对韵啊,渔歌韵味浓,韵味浓呀。唱渔歌者是护渔队员刘炎好。对于已在梁子湖上生活了30多年的刘炎好来说,4月24日注定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经武汉市公安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滨湖派出所多方协调办理,这名退捕“老渔民”成功“洗脚上岸”,先是成为“护渔队员”、妻子也紧接成为村环卫工人,一家三口的户口也落到了滨湖街道,开启了他幸福“三重奏”生活。

今年38岁的刘炎好是从江苏洪泽县到梁子湖生活的一名渔民,跟随父辈的脚步,他2岁便住到了梁子湖上。“洪泽人,哪里有鱼哪里就在家。”刘炎好说,小时候祖辈、父辈都是靠木筏子打渔,后来为了方便,父亲直接将长江里打渔的大船开进了梁子湖,他们干脆在船上安了家。可以说,如果别人打渔的本事是学来的,那刘炎好的打渔技术与生俱来,说来一点不为过,标准的“渔三代”。

长江禁捕退捕工作启动后,作为梁子湖上的“老渔民”,在接到街道办、村及派出所的宣传通知后,刘炎好主动响应号召,将名下所有船只全部拆除。
“我老刘一生只会打渔,再无其他一技之长,与世无争在水边过惯了。长江禁捕后,滨湖街里与派出所都非常重视,曾多次到我家宣传退捕补偿政策的派出所民警雷勇对我好得很哩,专门协调一个护渔岗位给自己,让我上岸后能稳定下来。一个月工资不少哩,差不多有小两千元。”谈及上岸后生活打算,刘炎好一脸笑意。“上岸后,媳妇没有工作,这点钱还是过得紧巴。还是派出所雷警官,与村里协调,去年她应聘当了环卫工,一个月又有小两千元哩。”妻子干活轻松,工资又与他一样多,喜得刘炎好经常买点小酒炒个小菜打个牙祭。

今年3月初,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刘炎好又找到了民警雷勇,谈出了他心中一个隐忧:他想把妻儿湖南岳阳的户口迁至本地。
“老刘的爱人是个二婚,拉着前夫一个小孩与老刘组成了家。但爱人与小孩户口一直在湖南岳阳,户口过不来,小孩上学、医保社保办理就遇上了难题。”了解到刘炎好的需求,民警雷勇又主动对接村、街道,并将收集情况向武汉市公安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人口大队整理反馈,争取让刘炎好一家三口户口早“团聚”,让退捕“渔三代”一家及时享受到武汉市民相关政策。

出行不便时,雷勇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带着刘炎好跑街道,到村支部收集办证前期准备资料,遇到办证瓶颈,雷勇多次协调分局分口大队开展上门服务。4月24日,一张“准予迁入证明”送到了老刘妻子王秋月的手中。
“以后,我也是光谷居民一员。”从雷勇手里接过这张“准予迁入证明”时,刘炎好夫妇二人笑得合不拢嘴。罗立村村主任罗吉茂也跟着高兴,当天他也跟着刘炎好、王秋月夫妻俩赶到了滨湖派出所,见证了“渔三代”幸福变迁历史时刻。“有力的后续保障,渔民们如今上得了岸,愿意上岸,上得好岸。”村主任罗吉茂说。

解决好落户问题,也就解决了老刘的后顾之忧,他的社保、就业及孩子上学等政策都能按照退捕相关政策落实。“现在十岁小孩在街里上小学,每个月固定收入近四千元,我种了一亩地的菜,吃不完可以卖一些贴补家用。我还时常到街里及村里打一些小工,一天收入好几百,到月底收入不少。”扳着指头算着账,刘炎好笑呵呵地说。“除了油盐酱醋,农村里花不了几个钱,所有的收入都放在老婆那里,心里踏实的很哩。”想起往后的幸福生活,“渔三代”老刘脸上泛着光。
“如今党的政策好,一家三口穿暖吃得饱,梁子湖里风光好,不问那南北与西东,只羡笠翁唱渔歌啊,韵在湖中间,湖中间呀。。。。。。”春风徐来,梁子湖边上又传来“渔三代”老刘的欢快渔歌声,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老刘过上了他想要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