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我来武汉的第十年,是来硚检的第二年。
今年的春节,是我过的第28个春节,却是让我永生难忘的春节。
年味是什么?是家家户户贴好的对联、是阳台上晒的腊味、是妈妈忙碌的背影、是每个楼栋的欢声笑语、是每人一句的新年好。
而今年的年味,除了酒精、消毒水和口罩的味道,更揉进了使命与担当的味道。
讲述人:钟颖
2020年,好像大多数人都过上了自已以为最想要过的生活,没想到如今成为了最难熬的日子。数字的变化、车站的离别似乎打破了以往的欢声笑语,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成为庚子之春的主旋律。
2月8日,是元宵节,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我终于回到了武汉。第二天,和检察院的同事一起加入古画社区战疫组,开始了我的战疫之旅。在这里,我看到了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看到了舍小家为大家的社区工作者;更看到了不同以往的硚检人。在他们身上,我更加体会到了《人生第一次》纪录片里的一句话:“人类最强大的武器不是核武器,而是豁出一切的勇气。”
岗亭值守无疑是此次社区抗疫工作中最难的一部分,从最初的每家每户三天只能出去一人,到除了抗疫工作者以外其他人员无特殊情况都不能出行,再到凭单位的复工复产证明、个人的工作证明并扫健康码才能出行。这对小区的居民是个挑战,对我们则是更大的挑战。
1如何能劝返不符合出行规定的人?
2如何能说服大家注册健康码并完善信息?
3如何能维持良好秩序,分散人流量?
只有迎难而上,才能有所收获。在一次次讨论和征求意见中,我们终于找到了答案。
1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志愿服务,帮您解难。
2不会注册我帮您,不会使用我演示。
3主动探索,打印健康码,变被动为主动,分散人流量。
就这样,这三个难题被我们一一攻破,虽然偶尔还是会碰到不愿意配合的人,但是,当听到从襄阳返汉的三位50多岁的大叔说:“我们不怕麻烦,要求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时,我依然会热泪盈眶。
在这里,我们帮助分发团购蔬菜、我们帮助居民买药、我们为医护人员家庭送上健康包、我们在小区内爬楼进行消毒消杀、我们跑遍47栋145个单元张贴疫情通报......
在这里,你会看到硚检人的责任与担当,你会被身边的人温暖和感动。许老师不仅是我们的专职司机,更变身成了教导主任。“钟颖,把口罩上面捏好,注意防护!”“小严,记得保持距离,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师傅您好,现在还不能出去,您都已经坚持这么久了,再坚持一下吧!”他总是一脸严肃,但是在提及女儿时却笑的比任何人都甜。社区的工作人员总说,有许老师在的地方让人觉得安心。隗主任、黄师傅都是50多岁的老同志,他们背起了50斤的消毒水,一层层爬楼消毒,汗水湿透了衣背。严妹子、小王晶扎起了马尾,褪去了平日里的光鲜亮丽,在这一刻化身为勇士。赵魏轩说:“有我们男生在的地方,这些重物怎么能让女生搬!”“刘希姐,来通知啦;刘希姐,要交表啦;刘希姐,你帮忙开个证明吧!”“好好好,你们安心抗疫,政治部的工作有我呢......”
在这里,没有主角光环,没有人叫苦叫累。我们都是为了一个信念在坚持:让这座城市重新按下播放键。
“小朋友,你从哪里回来呀?”
“江苏”
“江苏好玩还是武汉好玩呀?”
“江苏”
“那你为什么要回来呀?”
“因为武汉有我的家,还有我的外婆。”
纪录片《英雄之城》说:“在这座英雄之城,每个人都在努力做对的事,以真心、无畏、正直和同情,助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等我们摘掉口罩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忘了我们是怎么戴上它的,又是谁帮我们摘掉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