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安网

队伍 建设

-2020-

04/09

01:10

编辑:本站

本土逆行,我们也是战士 ——致一网格家人

新春伊始,疫情来袭,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全面打响。

2月6日下午,蔡甸区司法局接到区防控新冠肺炎指挥部命令,下沉工农路社区协助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工农路社区有1.2万多户,4万多人,分为9个网格。疫情就是命令,2月7日清晨,下沉一网格的3名娘子军迅速到位。时间紧,任务重,人员不足,没有防护服,全身的装备只有口罩和手套,大家克服自身心里的恐惧,克服居民不理解的质疑,每家每户敲门、测体温、登记,坚持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一网格在原木材公司、铸钢厂宿舍一线,属于老旧宿舍,线路长,分布广,居住的多是老人、租住户。她们顶着凛冽的寒风,带着体温测量仪,用3天时间摸排、登记了整个网格的户数、人数及发热情况。

 

      文侠、王晓蓉上门入户登记排查

随着疫情形势的日趋严峻,工作任务不断增加,人员不断变换。重点地段设卡值守,入户排查改为电话查询。

为确保数据精准,大家反复核对、录入和更新;

为确保阻击疫情蔓延取得实效,大家顶风冒雪,24小时坚守岗位,严防死守;

 

      樊露洁、吴名莎给出行人员测体温、登记

为确保居民在家安心隔离,工作人员在打电话查问居民的体温、发热情况的同时询问家庭生活需要,及时为居民解决封城带来的不便,帮他们渡过难关。

2月17日晚上,居住工农路17号的独居老人肖俊才突发胸闷、心慌,拨打社区求助电话占线后,通过排查电话记录将电话拨给了白天查询了他的下沉干部黄江琼。

坚守在卡点的一网格的下沉人员立即分工协作,分别与社区领导、网格员、区指挥部医疗组、120联系,反映肖爹爹的情况。直到晚上11点30分,120救护车到达,老人被顺利送到医院。

事后,值守的同志又多次电话跟踪、关注肖爹爹的情况,并给肖爹爹送去了口罩等防护用品。

2月26日,滞留在蔡甸的内蒙人武晓声找到值守点,徐国彬同志热情接待,了解到他患有癌症,且生活困难,自己掏钱为他购买了米、面、油、蔬菜,又指导他到区民政部门申请滞留人员生活补贴,解决了他的生活所需,使他能在租住地安心隔离。

工农社区23号有个租住户张久宁,是困难户,扶贫对象,他父亲是二级精神残疾,奶奶因病常年卧床。3月27日中午,卡点值守人员得知张家奶奶病危,连忙帮助联系蔡甸街、工农社区、孙家畈村报告情况。    第二天上午,邹进方主动上门问候,又顶着狂风暴雨到专门销售医疗器械的门点为其购回氧气机连接管、纱布及酒精等消毒用品,并垫付了购买物品的所有费用。

张家奶奶去世后,卡点的同志又督促社区及时消毒处理其住处,确保周围居民居住安全。

一网格由最初的3个人入户排查到后来的三个卡点12个人值守,再到因为司法局工作任务不断增加,人员经常调整,不断有同志接受新的任务奔赴新的岗位,又有新的人员补充进来,进进出出共有21人。

变动的是人员,不变的是责任。 继续坚守在一网格的同志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每天除了完成本网格的值守和电话查询的任务外,还协助另外两个网格完成部分电话查询。男同志主动承担夜班,女同志白天值守,电话排查,为有需求的居民测体温、买药、团购生活物质,排忧解难,真情服务,解决各种困难。

 

      一网格的女同志

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一网格的全体人员,临危受命,逆行出征,在最艰难的时候,携手同行,牢记使命,不负担当,坚守在抗击疫情的阵地,做的虽然是小事,但同样冒着巨大危险。正是因为他们做好了这些具体小事,守护了区域内人员的安危,守护了抗击疫情的大局,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

疫情让我们成为了战士,坚守让我们成为了一家人。愿家人们永远牢记一网格凝聚的这种精神和力量,在未来工作和生活中永葆战士的品德,爱祖国、爱家乡、爱工作、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