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11/04
02:38
编辑:本站
蔡甸区检察院:香樟花开,我们再来
夏末秋初的崇仁林场绿意正浓,茂密的树木在微风吹拂下起伏摇摆。武汉市蔡甸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负责人李亚敏带领干警,和林场工作人员一起顶着炎阳向生态公益林深处走去。骄阳下,补种的香樟树苗已经吐露新枝,目光所及处一片生机勃勃,李亚敏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新树苗上嫩芽露头了,补种效果不错。”
李亚敏她们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崇仁林场了。从2019年发现林木被毁开始,为了让这里“复绿”,第四检察部付出了很多……
2019年5月,章某在未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未经林场同意的情况下,雇用彭某在蔡甸区侏儒山街土东村土茧山西侧山坡上砍伐生态公益林。“公益林在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谁下的手?监管部门是否依法履职了?”审查起诉过程中,李亚敏认为这件事可以作为公益诉讼案件线索。
带着疑问,李亚敏和同事到崇仁林场现场查看。现场情况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周围都是绿油油的林木,中间突然出现二十多个树桩子,像一道巨大的疤痕,非常醒目。”
原本生长着茂密香樟树的植被被砍光了,地上留下的都是枯死的树桩。经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司法鉴定中心鉴定,被伐23株林木的立木蓄积量约3.69立方米。蔡甸区检察院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被告人章某按照生态修复方案补种树木138株。章某当庭表示愿意按照生态修复方案补种树木,履行养护责任。2020年6月,蔡甸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支持检察机关的诉讼请求。
“许多破坏生态环境的刑事案件,走完侦查、判决环节,要经过不少时间。最终犯罪分子被判刑,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可受损的生态环境如果得不到及时修复,还是于事无补。”在李亚敏看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查处案件是一方面,及时修复也很关键。案件判决后,为保证公益诉讼判决得到切实履行,受损生态环境得到全面修复,该院联合林场等部门对当事人补植的履行和植被恢复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组织有关技术人员与相关责任人对种植数量、成活率等补植情况进行核实。
“种下的树苗存活率非常不错。”亲眼目睹公益诉讼的效果,林场工作人员对林业资源保护有了新认识:“盗伐林木不仅要坐牢,还要花钱修复,看以后谁还敢搞破坏。”
面对郁郁葱葱的生态林,检察官与林场工作人员约定:“待到香樟花开,我们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