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综治中心和检察院为我们耐心调解,既讲法也讲情,真正替我们老百姓考虑周全了。”近日,老李和老孔(均为化名)离开调解室时,都表达了对此次联合调解工作的认可。
一起因抢顾客引发的故意伤害案,在检察机关与综治中心的合力调处下,双方当事人不仅就赔偿达成一致,更彻底消除了隔阂,解开了“心结”。
一句口角,冲突升级酿成刑案
两人的矛盾源于2025年5月23日的一次摆摊争执。
“我这里的东西最便宜,买贵了退款!”
“你凭什么抢我的顾客!”
摊主老李与邻摊的老孔因争抢顾客发生激烈口角,情绪失控下双方发生肢体冲突,导致老孔受伤。经司法鉴定,老孔的损伤程度构成轻伤二级。公安机关随即对老李涉嫌故意伤害罪立案侦查。
各执一词,难解心头之怨
案件进入检察批捕环节后,承办检察官意识到,此案系偶发口角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若简单“一诉了之”,虽能定分止争,却未必能真正抚平当事人创伤、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检察官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尝试促成刑事和解,然而,过程并不顺利。

老李诉苦:“我家经济也困难,东拼西凑借了些钱,但对方要求的赔偿金额实在太高,我们负担不起。”
老孔坚持:“他把我打成这样,住院花钱不说,生意也耽误了,损失必须赔偿到位。检察官,您得主持公道!”
双方在赔偿金额上僵持不下,情绪对立严重。
借力综治中心,多元调解化干戈
正当检察官为化解矛盾苦寻良策之际,2025年7月,武汉东湖高新区检察院全面入驻新建成的区综治中心,这为破解难题提供了关键契机。
承办检察官果断决定,将案件调解的主战场转移到综治中心这一基层矛盾化解的“主阵地”和“终点站”。在检察官的建议下,双方当事人一同走进了综治中心。
刑事检察部门干警、控申检察部门干警,与综治中心指派的调解员组成联合调解组,共同主持调解。
营造氛围,建立信任。“今天双方能心平气和地坐在这里谈,本身就展现了很大的诚意,这是解决问题的良好开端。”一开场,调解组便肯定了双方的积极态度。
释法明理,换位思考。两位检察干警重申法律规定和利害关系,调解员着重引导双方换位思考。
“老李,对方受伤住院,医疗费、误工费,还需要家人在家照料,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损失,赔偿是合理合法的要求。”
“老孔,你们都是靠小本生意养家糊口,都不容易。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和为贵啊,多个朋友总比多个仇人强。”
聚焦核心,务实协商。调解组精准抓住赔偿金额核心分歧,一方面引导受害人提出更符合实际损失和本地经济水平的赔偿金额,另一方面劝导嫌疑人理解受害人的困境,在能力范围内展现最大诚意。
经过数小时耐心细致的调解,综治中心的专业力量最终促成了关键突破。老李当场支付了双方均认可的赔偿款,老孔则签署了谅解书。
一场可能激化邻里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刑事案件,在综治中心这一综合性平台上得以圆满化解。目前,因双方矛盾已化解,刑事诉讼程序正在顺利进行。
这次有针对性的联合调解,不仅避免了邻里偶发矛盾升级和“案结事未了”的隐患,也是对依托综治中心整合资源、凝聚合力,高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能力的一次生动诠释,更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
下一步,武汉东湖高新区检察院将持续把法律监督职能有效融入综治中心多元解纷体系,充分发挥检察干警深入一线化解群众矛盾的先锋作用,彰显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