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雷霆2025武汉行动”开展以来,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法院坚守司法为民初心,扎实开展,以全链协同彰显执行温度、以多维创新加大执行力度、以流程公开增强执行透明度,全力以赴兑现胜诉权益,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截至目前,该院执行完毕案件1400余件,执行到位金额近7亿元。
把道理讲透
“从立案到调解,我们接触到的法官都很有耐心,把道理讲得清清楚楚,对方听完后也比较服气,主动把货款付了。”近日,某物资公司负责人收到刚到账的21万元货款,对汉阳区法院的“全流程释法”连连点赞。
某建设集团向该物资公司购买一批货物,物资公司交付货物后,建设集团一直拖欠货款,物资公司催要无果,将该建设集团诉至汉阳区法院。
立案阶段,诉讼服务人员耐心接待,并就诉讼流程等事项,充分释明法律规定。审理阶段,承办法官了解到双方企业合作多年,建设集团拖欠货款系因资金周转暂时出现困难,并非恶意拖欠,双方有一定的调解基础,遂从法理情多维度开展释法析理,引导双方协商调解,劝导该建设集团主动履行。
“法官把法理和道理讲透了,我们认识到诚信是经营之本,不该拖欠货款,而且一旦进入执行程序,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我司在招投标、融资信贷上也会受到影响。”该建设集团负责人坦言。
在汉阳区法院的主持调解下,双方很快达成分期支付货款的调解协议,该建设集团亦按约支付了全部欠款及逾期利息。
为推动执前自动履行,汉阳区法院深化立审执“全流程释法”,在立案阶段,充分释明法律规定,做好风险提示;在审判阶段,通过判前释法、判后答疑引导义务人主动履行;若被执行人仍未履行,则在执行阶段向其发送《自动履行义务告知书》,明确告知履行期限及不按期履行的法律后果,推动实现从“要我履行”到“我要履行”的转变,力促人民群众及时感受到公平正义。
把权益兑现
“谢谢法官,拖欠的工资终于拿到手了。”近日,拿到拖欠工资的13名农民工难掩喜悦之情。
某置业公司拖欠某建设公司项目施工款,被法院判决支付款项及逾期利息。因该置业公司迟迟未履行,建设公司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汉阳区法院开展网络查控,成功扣划置业公司名下银行账户存款70余万元。在即将发放案款之时,执行人员得知建设公司因欠付农民工工资被提起诉讼,案件刚刚进入审判程序。
“这个线索是在立案阶段关联案件检索时发现的。”汉阳区法院执行局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们在立案时都会开展关联案件检索,对存在关联关系的案件统筹研判、一体推进。”
检索识别是前提,有效化解是关键。汉阳区法院一方面依托“法院+人社”协作配合机制,了解该建设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的前期调解情况;另一方面,对涉建设公司诉讼、执行案件一体开展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经充分沟通协调,该建设公司承认确实欠付农民工工资,但具体金额需核实,同意暂缓发放案款。综合研判后,承办法官决定采取“暂缓发放执行案款,一揽子化解连环债”的解决办法,最大限度平衡各方利益。
两个月后,法院判决该建设公司向13名农民工支付劳务费共计50余万元。当天,汉阳区法院将前期扣划的款项分别发放给了该建设公司和13名农民工。
为高效兑现群众胜诉权益,汉阳区法院坚持以机制创新赋能提质增效,强化关联案件前置检索,智能挖掘财产线索;迭代升级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精准适用执行举措;先后与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汇聚兑现胜诉权益强大合力,“深化执行联动”入选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省级重点改革事项。
把流程公开
“您的XX号案件案款已全额发还您的银行账户,请您及时查收。”近日,某公司负责人收到了汉阳区法院发送的执行流程公开短信。
罗某拖欠该公司借款,被法院判决向该公司支付借款及利息17万余元。因罗某迟迟未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该公司向汉阳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中,汉阳区法院开展网络司法查控,发现罗某除一辆小汽车以外,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遂依法启动财产处置程序,将案涉小汽车信息移交至财产处置团队,集约办理网络司法拍卖。财产处置团队依托网上询价系统对案涉小汽车开展智能评估,启动司法拍卖,并同步向当事人推送了评估、拍卖告知短信。
不到一个月,案涉小汽车顺利成交。次日,法院便将案款发还给该公司,并同步推送案款到账短信。
“从申请执行到收到案款,每一步都有短信提示,流程公开透明,让人很暖心。”收到执行案款后,公司负责人对汉阳区法院执行流程公开的做法连连点赞。
一条条告知短信,勾勒出一幅幅执行进度图……为深化执行公开,汉阳区法院制定《执行案件重要流程节点规范化操作指引》,将执行流程拆解为可看、可查、可溯的清晰环节,在立案、查封、拍卖、案款发放等10余个重要节点主动推送告知短信,让当事人及时了解执行工作进展。今年以来,汉阳区法院共推送执行重要流程节点信息1.1万余条。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们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以执行工作的温度、力度和深度,让人民群众对公正司法有更实获得感和更高满意度。”汉阳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