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安网

各区 动态

-2025-

05/06

05:33

编辑:本站

武昌区以“信托制”物业模式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走进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街道双星大厦小区,整洁的道路、整齐停放的车辆、生机盎然的小花园映入眼帘。小区入口处,一排公告栏格外醒目——物业月度收支明细、服务报告、业主缴费情况悉数公开。
“业主可以通过‘武昌信托物业’微信小程序实时查看小区每笔收支账目,所有数据实时更新,全部账目明明白白。”双星大厦小区业委会主任曾昭发介绍说。
这是武昌区推行“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的一个缩影。2023年以来,武昌区以破解物业纠纷、提升居民幸福感为目标,创新引入“信托制”物业,通过制度设计推动财务透明、权责明晰,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阳光账本:从“糊涂账”到“明白钱”
过去,双星大厦小区因物业财务不透明、服务质量差,陷入物业费收缴难、服务标准降低的恶性循环。
2023年4月,武昌区委政法委联合社区党委、业委会,推动小区导入“信托制”物业模式,将物业费、公共收益等纳入小区共有基金,由业主大会以信托方式授权物业企业使用,物业按约定比例提取酬金,剩余资金全部用于小区服务。小区通过线上小程序和线下公告栏“双公开”,大到停车场扩建、小到保洁物资采购,所有收支及时更新,业主可随时查阅。
“过去物业和业主互相猜疑,如今账目透明了,矛盾自然少了。”曾昭发感慨地说,在引入“信托制”物业后,双星大厦小区物业缴费率从不足50%跃升至90%,居民满意率达98%。

图为双星大厦小区志愿者服务公告栏

共建共治:从“旁观者”到“主人翁”
水果湖街道岳家嘴社区白玫瑰花苑小区是武昌区最早“试水”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的小区之一。
这个建于2000年的老旧小区,曾面临一场“危机”:因物业费低、缴费率不高,原物业公司合同到期后准备离场。在这种情况下,该小区业委会决定在小区推行“信托制”物业,并主动提出物业费每平方米上浮0.2元。经过逐户宣传、协商共议,最终超90%居民同意物业费微调,并主动参与监督。

图为白玫瑰花苑小区“信托制”物业签约仪式现场

“物业费上涨了,但很多业主主动去交物业费,因为大家切实体会到了‘当家做主’的感觉。”白玫瑰花苑小区业委会主任王霞说。
“信托制”物业实施以后,小区新增垃圾分类投放点、隔离栏杆翻新、园区绿化定期修剪等事项均由业主投票决策。王霞说:“大家意识到,小区是共同的‘家’,参与感强了,归属感也更浓了。”
长效赋能:从“试点破题”到“全域推广”
为保障“信托制”物业可持续运营,武昌区构建了多元保障机制:区委政法委搭建智慧监管平台,实现资金流、服务流全程可溯;社区党委组建群众评议团,定期对资金使用、项目效果监督评估;第三方机构驻点辅导,帮助物业企业转型提升服务标准。
武昌区政协副主席马海涛强调,将“信托制”物业推广纳入重点监督议题,落实区委部署,以试点精准破题;要求职能部门吸纳委员关于业委会建设、规范物业引进等建议,及时化解矛盾;政协搭建平台组织调研,为提升服务质效提供智力支撑。

图为武昌区政协社法委对“信托制”物业开展视察监督现场

“‘信托制’物业不是简单更换物业,而是通过制度重构推动基层善治。”武昌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模式将在武昌区全域扩面,纳入基层治理重点项目,深化“党建引领+信托制+智慧化”治理体系,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提供武昌样本。
如今,走进武昌信托制试点小区,居民谈论的不再是“要不要换物业”,而是“如何共建家园”。从账目透明到信任重建,从单向管理到多元共治,武昌区正以“信托制”物业“小支点”撬动基层治理“大格局”,书写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