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1/08
05:04
编辑:本站
《人民公安报》压降毒情有一套!武汉汉阳“王群禁毒工作室”—— “接触一个就要尽力改变一个”
2024年12月的一个早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永丰街道惠民苑社区,暖暖的阳光洒进“王群禁毒工作室”。
一名身形佝偻、面色蜡黄的婆婆走进工作室,满面愁容。
“朱婆婆,您这是怎么了?需要什么帮助吗?”头发已经花白的民警王群连忙起身迎了上去,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惠民苑社区曾是武汉市涉毒警情较突出的社区之一。2022年4月,已经55岁的武汉市公安局汉阳区分局江北派出所民警王群主动要求来到这里,成立了第二个“王群禁毒工作室”。如今两年半多过去,惠民苑社区的毒情数大幅下降,“王群禁毒工作室”发挥了重要作用。
到这里“打卡”的开心时光
在禁毒工作室,朱婆婆告诉王群,自己患有严重的肝腹水,因为行动不便,没法去美沙酮服药点服药,“出现了戒断反应,咳得厉害,彻夜难眠,精神濒临崩溃”。
“去找袁医生,能用医保。上周有个跟你一样的,刚刚治好。”王群干脆利落地开出“处方”,然后请一名禁毒社工送朱婆婆前往。
原本愁容满面的朱婆婆带着笑容离开。
随后进门的老徐说,“王警官,你忙你的,我就是来看看。”
老徐也曾是一名“瘾君子”,2023年因生意失败负债累累,两名债主睡在了他的家里。王群及时出面协调,双方达成还款协议。
老徐十分感动,从那以后便成了“王群禁毒工作室”的常客。
“到这里来,很开心;有王警官管着,心里踏实。”到禁毒工作室“打卡”,成了戒毒人员的开心时光,有时一天能超过20人。
渐渐地,惠民苑社区里的“瘾君子”少了,欢声笑语多了。
王群告诉记者,戒毒人员来得越勤,自己就越能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情况,“谁遇上难事了,谁复吸了,第一时间就能知道”。
戒毒圈子里的头号新闻
惠民苑社区是汉阳区较大的安居工程小区之一,居住着1.7万余人,人员成分复杂。禁毒工作室开张以后,王群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与禁毒社工梳理涉毒在册人员,走访摸排毒情。
“婆婆,你种的月季开花了呀?好漂亮!”当来到曾经吸毒的居民红红家时,王群发现她的妈妈喜欢养花,便从养花入手,与她们很快熟络起来。后来,得知红红的女儿失业,生活陷入困难,王群又为其牵线搭桥,找到一份助理的工作。
不料,几个月后,红红在外吸毒被查获并被强制戒毒。这期间,王群还是坚持上门看望红红年迈的母亲,为她带去喜欢的长寿花和爱看的报纸,帮她打扫卫生,陪她说话解闷。
有一天,红红的妈妈问王群,会不会因为红红屡屡犯错而失望。王群坚定地说:“一朝染毒,终身戒毒,彻底戒断不容易。红红一时间有反复是正常的,我不会因此而失望,更不会因此而放弃。等红红强戒回来后,会一如既往地帮她,直至改好。禁毒帮扶不争一时,重在长远。”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有人来帮我们了!社区里来了一位好民警,她叫王群。”“王群禁毒工作室”在惠民苑社区成立后,戒毒人员口口相传,成了他们的头号新闻。
自从来到惠民苑社区,两年来,像红红这样,王群长期、深入打交道的戒毒人员超过了100名,每个人都有故事。
王群说:“我接触一个就要尽力改变一个,让他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曾经灰色的人生迎来灿烂阳光
两年前,吸毒人员阿凤还是一位失业的单亲妈妈。上大学的儿子已开学数天,她却连学费都凑不齐。
在阿凤最困难的时候,王群先后5次为她介绍工作,帮她的儿子申请助学金、垫付学费。阿凤一家的生活逐渐好转。
2023年春节的那个月,阿凤连工资带奖金收入9900多元。去年夏天,她的儿子收到硕士研究生入学通知后,阿凤第一时间跑到禁毒工作室报喜。
正能量是会传递的。曾经受到王群帮扶的受助者,渐渐成为助人者。
去年12月6日傍晚,满身疲惫的王群在回家的地铁上,收到了帮扶对象老王发来的照片。照片中,老王手持一面业主赠送的锦旗,上边写着“情系业主办实事 热情服务暖人心”。
王群回忆,那一刻她全身的疲惫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喜悦。
更好的消息还在后头,老王说,他又从公司争取到两个工作岗位,除了前几天安排的1名涉毒人员外,还能再帮忙安排2名涉毒人员就业。
自惠民苑社区的“王群禁毒工作室”成立以来,王群已先后为涉毒人员推荐就业43人次。目前,惠民苑社区在册吸毒人员就业率达到70%。
据了解,2018年3月,在王群推动下,汉阳区分局洲头街派出所在洲头街长新社区建立了第一个“王群禁毒工作室”,推进“无毒社区”建设工作,成为用心、用情、细致管理帮扶吸毒人员的典型。